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秋粮对于四川为何越来越重要?

2023-08-18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

知蜀君/文

又是一年秋收时。8月中旬开始,四川水稻、玉米等作物,从南至北陆续进入收获季。

秋粮,是指大春播栽、秋季收割的粮食作物。去年,四川秋粮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87.6%。知蜀君从不同人士处获悉,若不是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去年四川秋粮在全年粮食生产中所占比重应该能够接近或超过九成,从而创下有统计以来的新高。

那么,今年这一高度会不会被刷新?为什么秋粮在四川粮食生产格局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持续下滑的夏粮

与秋粮占比升高相对应的,是夏粮占比走低。

小麦是四川夏粮的主力军,常年占据夏粮产量的一半以上。换言之,小麦产量变化直接影响夏粮产量变化。

知蜀君梳理了一下过去三十余年四川小麦产量。1991年,四川小麦产量达到历史高位的730万吨,约占当年全省粮食产量(4330万吨)的16.8%;2006年,全省小麦产量为430万吨,占比当年全省粮食产量的(2859万吨)的15%;而在去年,这一产量只有247.6万吨,占比缩减至7%。

小麦正在抽穗。川观新闻资料图

小麦产量下滑,让四川成了全国粮食主产省中的特例。对比其他粮食主产省:去年,四川夏粮产量437.7万吨,在全年全省粮食产量中的占比约为12.4%。除去一年一熟制的东三省、内蒙古和新疆,四川是一年两熟区省份中夏粮占比最低的——与四川纬度接近的江苏、安徽,去年夏粮产量分别为1400万吨、1722万吨,占比分别达到37.15%、42%。

作为曾是全国小麦主产区的四川,为何小麦产量持续下滑?

知蜀君认为,农民种植选择通常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市场和政策。

市场直接关系农民钱包。

对比来看,受冬季生长期多雨少晴气候影响,四川的小麦产量和品种与其他产区有明显差异。今年,四川小麦平均亩产首次站上300公斤台阶,达300.3公斤,但仍低于全国平均值30%左右。哪怕是遭遇“烂场雨”的河南,今年小麦亩产仍然达到447.2公斤。品质方面,四川只能生产中筋小麦,主要用于制作挂面和酿酒,与适宜做拉面等面食的北方高筋小麦和适宜做饼干、糕点的南方低筋小麦相比,用途受限。

另一种视角,同期播种的油菜是与小麦争地的最大对手。对标来看,后者显然更具有收益优势。按照今年的价格和产量,四川小麦每亩产值为800元左右,而油菜的产值超千元。因此,相较于小麦种植面积持续缩水,四川油菜种植面积则一路走高,已经实现20连增。截至去年,四川油菜种植面积达到2079.8万亩,油菜籽总产量350万吨,完全取代了小麦在小春的主导地位。

政策关系种植积极性。

在种粮大户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等更倾向于主种粮食作物(主要粮食作物)的前提下,亩产量仅为玉米、水稻一半的小麦在四川并不受欢迎。而与小麦争地的油菜,则享受每亩每年150元的补贴。此外,今年起,油菜等油料作物种植被纳入党政同责考核,应该也是小麦种植面积被进一步压缩的重要理由。

不断扩面增产的秋粮

过去三年,四川粮食产量均超过700亿斤,出现明显回升迹象。在小麦产量“不给力”的背景下,四川的粮食产量如何维持持续走高态势?

答案是玉米和水稻等秋粮(含晚秋粮),其播种面积和单产都持续增加。

先看面积。

2021年,全省粮食播种9536.6万亩,同比增长0.7%;去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9695.2万亩,增长1.7%,是十多年来面积增加最多的一年。这其中,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力的秋粮播种面积增加更为明显。

去年,四川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到377.6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310万亩任务。今年则完成495万亩套种任务。此外,全省水稻面积已稳定在2800万亩左右,玉米面积已增至2700多万亩。

渠县土溪镇平碾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现场。川观新闻资料图

扩种的背后,是四川对撂荒地整治、低产低效园地腾退改造速度的加快。2020年,四川撂荒地复垦面积首次超过100万亩,2022年则达到217万亩。从2020年开始,四川逐步扭转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局面,仅2020年至2022年,四川就新增耕地40余万亩。

单产方面,一大批良种和良法得以推广。

以今年为例,省级层面落实专项资金,在全省打造40个“中稻再生稻”“麦稻”“麦玉豆”“麦玉薯”千亩“吨粮田”示范片。同时,以县为单元,组织规模化经营主体围绕水稻、玉米等秋粮作物开展高产竞赛。

进入8月,已经开镰的区域不断传来水稻等秋粮丰产的好消息。截至目前,已收获的川南地区水稻单产普遍突破750公斤,较往年提升了20公斤。8月初,在达州市渠县,玉米品种“成单716”在大面积高产攻关田取得了867.5公斤单产,刷新了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春玉米高产纪录。

晚秋粮和马铃薯等产量也在持续增加。

再生稻是四川等地特有的秋粮耕作方式之一,可实现“种一季收两次”。即,让收割完头茬水稻后的水稻茬再次萌发、开花、结穗。因其收获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上旬前后,故称为晚秋粮。目前,川南等地的再生稻亩产可达150公斤。去年,全省再生稻预留面积为500万亩,预计今年将超过550万亩。

此外,早春玉米等作物收获后的秋马铃薯,在晚秋粮中的戏份越来越重。仅去年,全省秋马铃薯种植面积就增长了6.7%。

换言之,正是因为四川秋粮扩面增产,成功地补足了小麦产量下滑的缺口,让四川粮食产量不降反增。

稳产增产仍有潜力

那么,是否意味着夏粮增产已经不重要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强化粮食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等生产供应,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去年和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川视察,均对四川粮食生产提出要求。

践行嘱托,需要持续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稳产增产,稳住秋粮自然是关键,但推动夏粮恢复性增长也不可或缺。

如何稳、如何增?

知蜀君请教了不少专家学者、种粮大户和地方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他们的看法,总结起来共有两点——

首先,从宏观上来看,还是围绕耕地和种子这两个要害,稳定增加秋粮播面与产量。

大家看来,当务之急是要把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落到实处。特别是,要守牢建好天府良田、推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引领,消解耕地质量不高、“蜀中无好米”等秋粮扩面增产的不利因素。

据了解,四川已经提出用十年时间逐步将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能排能灌、宜机作业”的高标准农田。同时,打造包括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秋粮在内的五个种业集群,以加速川种振兴。

其次,还要千方百计恢复夏粮的播种面积。

今年,四川小麦播种面积达879万亩,产量为264万吨,是近年来首次回涨。大家认为,目前四川每年冬闲田有上千万亩的存量,仍有扩种夏粮的潜力。因此,可以通过把夏粮(如小麦)纳入种粮补贴范围、鼓励引导科研院所专攻专用高产小麦品种等方式,推动四川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继续回调。

事实上,四川发展高产专用小麦仍有自身优势。四川小麦,在酿酒、面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具备很好的市场基础。有专家建议,可以参考四川高粱的发展路径——在失去食用性和饲用性功能后,专注于酿酒专用高粱品种研发与推广,目前全省仍然保持了130余万亩种植面积和41万吨产量,面积和产量均稳居全国第六。

近年来四川科研人员在小麦等夏粮品种研发上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今年5月13日,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稻茬小麦播种施肥喷药一体化立苗技术”广汉核心示范区进行了实产验收,平均亩产601.3公斤。同时,在达州市宣汉县君塘镇万古村种植的“川麦104”等本土新品种,亩产也达562.5公斤,创造了达州市小麦高产新纪录。

秋粮与夏粮同时发力,四川的粮食产量才能继续增加,“天府粮仓”也能更充盈。

原标题:省情研究所⑭丨秋粮对于四川为何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