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什么样的痣会“癌变”?符合5个特征要警惕

2025-05-25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分享:

有些痣为何会癌变

说到痣,每个人身上都有,大概为15~20颗。古人凭痣断凶问吉,福痣代表荣华富贵,凶痣则预示着无福之命、大灾将至。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痣多为良性,但如果“外貌”特殊、位置独特、受到异常刺激,则会演变为疾病。

一颗不起眼的痣为什么会威胁健康?

绝大多数痣为良性

痣,医学上称为“色素痣”或“黑色素细胞痣”,有的人出生时已存在,有的人出生后才逐渐显现。

正常情况下,黑色素均匀分布在皮肤中,但受先天、日晒等因素的影响,黑色素细胞会聚集在皮肤内表皮层和真皮层,形成巢状的痣。

绝大多数色素痣为良性,除影响外观外,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有些痣容易“黑化”

如果人经常抠挠,或痣长在手心、脚底、腋下等容易被反复摩擦的部位,或是长在面部、颈部、手臂等容易长期被紫外线照射的位置,就会刺激黑色素细胞异常扎堆,进而发展为黑色素瘤。

从位置上看,痣大体分为皮内痣、交界痣、混合痣三类,发展为黑色素瘤的危险性从小到大依次为皮内痣、混合痣、交界痣。

皮内痣,指黑色素细胞巢聚集在表皮下的真皮层,较少出现恶变。

混合痣,又称为复合痣,黑色素细胞巢不仅分布在表皮层和真皮层交界处,还可分布在真皮上层,有恶变风险。

交界痣,则是黑色素细胞巢聚集在表皮层的痣,局部受到外伤或感染后非常容易恶变。

恶性细胞会突破真皮层

《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指出,黑色素瘤是全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年增长率约为3‰~5‰,白种人发病率高于其他肤色人种,原发部位常见于背部、胸腹部和下肢皮肤。

我国人群虽少见,但病死率高,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位置也有一定差异,原发于肢端的黑色素瘤约占50%,常见部位为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原发于黏膜,如直肠、肛门、外阴、眼、口鼻咽等部位的黑色素瘤占20%~30%。

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经外科切除术后,95%~100%可治愈,但如果长期未引起重视,恶性细胞会突破真皮层,沿着淋巴和血液侵入肺、脑、肝、骨骼等组织和器官。

转移到脏器的数量越多,患者生存期越短。孤立脏器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9%,4处及以上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1%。

怎么分辨哪些痣“黑化”了

早期识别尤为关键,可通过“五看”判断是痣还是黑色素瘤。

一看对称

普通痣两侧对称,黑色素瘤形态不规则,左右两侧看起来不对称。

二看边缘

普通痣边缘光滑,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晰,黑色素瘤边缘不整齐或有锯齿。

三看颜色

普通痣通常为单色,而黑色素瘤主要表现为污浊的黑色,也可呈褐色、棕色、棕黑色、蓝色、粉色、黑色、白色等。

四看直径

普通痣直径一般小于5毫米,黑色素瘤通常超过6毫米。

五看隆起

普通痣一般没有隆起,一些早期的黑色素瘤整个瘤体会有轻微隆起,并出现痒、痛、分泌异物等表现。

一旦发现身上有异常特征的痣,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激光点痣、冷冻点痣、手术切除等方法将病灶连根拔起。

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到美容院或自行用针挑、药水溶解、火烧、头发丝勒等手段处理黑色素瘤,否则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日常则应注意,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外出穿防晒服、戴帽子、打太阳伞、涂防晒霜。皮肤上色素痣较多的人,要避免抓挠,定期观察痣的形态是否发生改变。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