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首个全国生态日:携手碧水蓝天 擘画美丽未来

2023-08-1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

雅鲁藏布江边的白唇鹿。记者 丹增平措 见习记者 武沛涛 摄

日喀则市定结湿地上,黑颈鹤悠闲踱步。记者 扎西顿珠 通讯员 池邦余 摄

昌都市邦达草原上的岩羊。通讯员 桑培罗布 摄


雅鲁藏布江沿岸的绿色长廊。记者 丹增平措 见习记者 武沛涛 摄

阿里地区班公湖畔。记者 温凯 摄

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唐加乡组织各村委会主任、科技特派员前往辖区5个村开展农田生态检查工作。记者 格桑伦珠 摄

那曲市申扎县错鄂湖。记者 赵书彬 摄

“2022年,西藏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2023年6月5日,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在自治区新闻发布会上发布《2022年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告涵盖水、草地、森林、自然保护区等基本情况。

“最好”两个字生动地展现了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巍峨雄伟的布达拉宫正南方,一座绿意盎然的高山与其隔水相望,山上成片盛开的花朵随风摇曳,错落有致的高矮灌木郁郁葱葱,木桥下流水叮咚,凉亭里、石板路上游人三五成群,或休憩或漫步,其间蜂飞蝶舞,偶有一两只白鸽从蓝天飞过,一派热闹景象。这是现如今的拉萨南山公园。

“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活在这里很幸福。”家住南山附近的藏族老人拉巴卓玛感叹,“这里大变样了,再也不是多年前光秃秃的荒山了。”

2012年,拉萨市启动南山造林绿化工程,植树造林,南山逐渐变了颜色。从光秃秃的荒山到荒草滩再到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森林公园,南山的变迁是一个生动缩影,照见了新时代西藏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实步伐。

印发实施《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2021—2035年)》,制定出台5年实施意见和年度工作方案,“条例为保障、规划为蓝本、意见为指导、方案为路径”的高地创建“四梁八柱”基本形成。2022年,生态文明高地建设53项具体任务、14个重点生态保护项目、6个标志性工程等均取得良好成效,生态文明高地创建跑出了“加速度”。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羌塘、珠穆朗玛峰等区域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获批设立。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3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7.14%。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获得全国优秀等级,全区50%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7市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9%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均达到或者优于Ⅲ类标准。落实各类生态补奖资金663.9亿元,一大批农牧民成为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和受益者。

精准执行生态环境领域稳经济大盘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支持清单,动态更新“三本台账”,实现“两高”企业项目零审批、零引进。推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

……

生态兴则文明兴。如今,行走在辽阔的雪域,湖泊澄净、森林茂密、雪山巍峨、牧场广阔,美丽西藏正以自信、幸福的姿态大步向前。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