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阿坝州文旅融合新图景:从九寨沟“调度奇迹”到文旅融合的生态样本

2025-06-18 来源:香巴拉资讯 作者:郝莉娜 分享:

图为九寨沟景区观光车秩序井然 来源:九寨沟景区管理局

今年“五一”假期,阿坝州九寨沟景区单日接待游客突破4.1万人次,5天接待游客15.49万余人次创下历史新高,#九寨沟调度能力太强了#登上热搜。游客惊叹“国内运营最好的景区!”“每2-3分钟一班车,完全不挤!”“九寨沟不愧是5A(景区)中的天花板,景色、环保、服务、运力等等。”这场高效运转的背后,是阿坝州以九寨沟为支点、撬动全域文旅融合的蜕变。

打通交通经脉 为文旅腾飞插上翅膀

2024年8月30日,成都到九寨沟动车的动车正式通车,九寨沟正式迈入成都的“4小时交通圈”,阿坝的交通革命已悄然重构旅游时空版图。

图为川青铁路 来源:中国铁建

去年,全国首条山地轨道——都四轨道建设加速,川青铁路深入川西腹地,都四山地轨道加速建设,坐着动车去阿坝,阿坝就在雪山下’成为游客新追捧的旅行方式。

图为理小路 来源:理县县委宣传部

被誉为”四川独库公路“的理小路(理县至小金)也在去年正式通车,95公里串联起四姑娘山与毕棚沟的草甸花海,这条浓缩了川西精华的网红公路,在今年“五一”期间,车流峰值1.37万台次仍全程畅通。

G544川九旅游公路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交旅融合发展示范案例。这条连接九寨沟、黄龙两个世界自然遗产的最便捷通道,是九寨沟地震后的灾后重建项目,现已成为交旅融合新示范、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轨道穿山,公路织网,阿坝州交通网络的升级,为文旅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2024年阿坝州游客达60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3.12亿元,创历史新高。

产业升级:“五个之州”战略下的文旅新生态

今年,阿坝州继续聚焦“五个之州”(自驾之州、研学之州、民宿之州、网红之州、好客之州)建设,持续深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擦亮“天下九寨沟·大美阿坝州”金字招牌。

图为松潘花灯舞在街头展演 来源:微松潘

今年“五一”期间,在松潘古城的街头,藏羌回汉各族舞者共跳花灯舞,非遗巡游展演让游客连连赞叹。在理县甘堡藏寨,国家级非遗“博巴森根”锅庄融入日常展演。在茂县中国古羌城,开城仪式、沉浸式羌族婚礼体验等,吸引着游客参与。这类“非遗进生活”的场景,正是阿坝州文化活化的缩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只是博物馆里展出的藏品,而是化作可参与、可带走的生活印记。

图为达古冰川景区的咖啡馆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旅游产品升级,让旅游不再是简单的“看山水”,而是转向“体验感”与“氛围感”。在达古冰川,海拔4860米“世界上最孤独的咖啡馆”迎来游客打卡。在四姑娘山国际户外小镇,攀冰、滑雪、越野、徒步等多重挑战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户外爱好者。在理小路,游客们在高山草甸间席地而坐,感受大自然对心灵的治愈。

图为黑水嘎尔庄园 来源:阿坝市场监管

民宿产业集群化发展,让游客流量“留下”。精品民宿当下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新选择的旅游目的地。在阿坝州黑水县的嘎尔庄园,游客住在由古寨改造而来的民宿中,感受“逃离城市喧嚣”的山林美景。嘎尔庄园现已跻身“全国甲级民宿”。阿坝州出台全州民宿建设管理标准,推动2993家民宿升级,还将打造甲级民宿5个、乙级民宿10个。

借势“理小路开通”举办世界自驾旅游大会,创新“景BA”篮球赛“以赛促旅”,与张家界、桂林缔结“中国最美山水联盟”,以流量带游量,阿坝州旅游产业升级的深层逻辑,是将旅游红利真正注入民生肌理,以“旅游热”带动“消费旺”。

自201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阿坝州依托资源禀赋,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坚持下好“文旅发展”这盘大棋,做到文以旅传,旅以文兴。当松潘古城的花灯舞映亮游客笑脸,当理小路的自驾者驰骋于雪山之间……如今的阿坝已成为游客追逐体验的“诗与远方”。阿坝州用实践证明,文旅融合,是打通交通动脉、传承文化血脉,让产业带动民生,走向更远的方向。

记者 郝莉娜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